微信咨询
移动端
18987162475
机构登录
志愿卡
您现在位置:首页> 招考动态> 浏览文章

        高考倒计时7天,高考进入最后冲刺阶段。不少同学都感觉神经紧绷,甚至出现考前失眠、闹肚子、常想哭、书看不进去、为成绩不理想忧心忡忡等症状。那么,针对考前焦虑症,家长们究竟该怎么做呢?


考前焦虑辨别


1.主观焦虑体验

        出现过多的担心、焦虑,担心自己会考不好并为此而更加发奋学习,减少睡眠时间去读书,久之则会出现失眠、睡眠浅、容易醒来等睡眠问题;情绪上变得烦躁、易发脾气、抱怨、担忧、胡思乱想,或大脑一片空白。


2.外在的不安行为

        行为显得杂乱无序,活动过多,上课时注意力不能集中,原有的学习习惯或规律被打破,严重时会出现拒绝上学、逃学、避考、离校出走等回避行为。


微信图片_20210601174905.jpg


3.躯体症状

        多会表现为紧张感、心跳加快、呼吸急速、手心和额头浸汗、血压升高、口干、腹部不适、尿急尿频、双手发抖等症状。


引发考试焦虑的原因


1.外界环境的压力

        在家长当中,有些家长平时对子女要求严厉,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十分专注。一旦考试失利,给予孩子的不是鼓励而是责怪,导致无形中给考生施加了很多压力。


微信图片_20210601174934.jpg


2.心理素质的强弱

个体心理素质的强弱,直接决定了他对外界不良刺激的承受能力和抗干扰能力、对压力的合理解释和调节能力、以及自我控制感和自我暗示的能力。因此,心理素质的强弱是影响高考焦虑最主要的原因之一。


“过来人”经验总结(家长篇)


1.考生最担心什么?

        考生考试前最多的担心就是“怕发挥失常”。

        家长可以向孩子解释,高级别的正规考试,出题是比较严谨的,反而不会出现有时在学校考试出现的怪题、偏题,不会让你摸不着北。


2.家长不该说什么?

        不要总是问“复习的咋样了”,因为孩子没法回答你!事实上没有人是“复习完了”才去参加考试的。

        考前家长应该尽量避免给孩子施加压力,不要过多地叮嘱孩子,尽量让孩子完成自己的准备工作,避免过分地照顾孩子,从言辞上要适度地保持中肯、平和,从后勤保障上有意识地再帮孩子检查一下。

        考后不要谈成绩,每年高考的题目难易程度不同,因此每年学生考试的成绩总会出现浮动。考试期间,不要考完一门就急着跟孩子谈结果,那样有可能造成孩子情绪波动,因为孩子总有没有答对的题目。告诉孩子只要尽力就可以了,至于结果如何,不要想那么多。


3.考前孩子有哪些压力?

        理解孩子有哪些压力,你才能真正的帮到他。

        一般来说,同学们的压力来自两方面,一是心理上的,怕自己考得不好,达不到父母的期望;二是身体上的,长时间紧张作息,超强度听课做题,睡眠不够,身体自然感觉不舒服、累。因此,家长一方面要按照孩子的实际情况设定期望值,另一方面要多关心他的身体健康,保证睡眠,同时包容他的负面情绪。

        考前这几天,可以带孩子去公园里走一走,赏赏花草。一为放松心态,二为让孩子对即将来临的考试有正确的态度,让他明白成功不在一时之举,从而放松心态。


微信图片_20210601175005.jpg


4.考前用不用买营养品多补补?

        没必要。考前食谱最忌大变,到考试结束前,考生饮食量并不需要比平时增加太多,考试期间食谱也不要做太大的变动,以免增加肠胃的负担,引起胃肠道功能紊乱,和平时保持一致最好。


5.为什么越临近考试,孩子反而不想学?

        一方面内心很焦急,一方面却又感到说不出的疲倦以至学习没效率。当孩子出现这样的状况时,首先请家长理解,这是大脑给出的一个信号:孩子需要适当休息调整了。

        如果外界强制性给予学习任务,大脑自身的保护机制便会产生所谓的“保护性抑制”,就是说这时候的大脑已经没有运转的效率的了。这时候家长可以想想孩子平时都喜欢什么活动,提醒他应该休息了。


微信图片_20210601175017.jpg


家长,请回归本位


        有一种焦虑,叫做“妈妈很焦虑”。有一种考生压力,叫做“妈妈给的压力”。这真实地反应了中国式家长,在面对孩子升学考试上的偏颇认知,以及过度参与。

        1.考生家长,在孩子焦虑时,先理解孩子有哪些压力,有的放矢地关心;

        2.家长莫把孩子应该努力的事,当成自己的责任,导致孩子失去自主性,变成父母的工具,从而失去自我;

        3.家长要坚信即使考试不理想,孩子也可以过好一生,尊重孩子的主体性;

        4.家长在表达爱和关心时,将逼、骂、吼转变为祝福,并正向地表达自己的情感;

        5.当家长紧张焦虑时,不要隐藏,勇敢地对孩子说:我会有点紧张,但你不需要为此负责,不要感觉有压力;

        6.考生家长回归本位,只需照顾好孩子的饮食起居,不再过多干涉其他。


微信图片_20210601175056.gif


目前,全省学生和家长心理支持热线和网络辅导服务持续开通中。

网络咨询QQ:3116422154

热线电话:0871-65101713

热线和网络开放时间:

工作日8:30-12:00,14:00-18:00。


1620062553515566.png

18987162475